近期,北京市通州区召开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各部门领导对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都认为是重要且必要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州区的法律服务建设将获得更加全面的普及。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义
从2016年8月开始进行策划,于2017年4月8日试运行,成为全市首家区级法律服务中心。里面有区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区法律援助中心和公证处,并设置3个综合人民调解工作室和一家市级和一家区级品牌人民调解工作室,且把各项规模都进行了一个升级。还将打造以咨询台、电子屏、领袖墙、宣传栏、普法小橱、学习园地、自由索取栏等形式的法治宣传实体阵地。在此基础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还设另外两大平台——网络平台和热线平台,将依托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市司法局统一要求,结合区情实际同步推进建设。让法律可以及时的服务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形成一个具有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主要成效
通州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办理公证案件12715件;2016年法律援助案件524件,比2015年增长107%,2017年法律援助案件数量1328件,比2016年又增长153%,实现连续两年翻一番;在调处重大矛盾纠纷问题上,联合相关部门,调处重大矛盾纠纷66件,涉及金额800余万元。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海绵吸附效应”初步显现。
下一步工作计划
到2018年底完成剩余13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和478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实体平台建设任务。2019年底全部完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任务。2020年底,完成基本覆盖城乡各领域各群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网络平台建设和热线平台建设;增加更多的服务项目,更好的服务人民。公共法律服务根据情况而定,现在法律服务需要是各式各样的,制定不同类型、内容丰富、流程简便捷、质量保证的法律服务产品,甚至为群众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扩大公共法律服务的影响。通过加大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普法服务全面进驻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全区所有区域和所有目标人群。